渝论场重庆开放型经济量质齐升的秘密藏在这组数据中

来源:东方网    时间:2021-11-18 14:31    发布者:苏婉蓉  阅读量:15825   

资讯

前三季度江北国际机场的国际货邮吞吐量达到17.8万吨。重庆机场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发

11月16日早晨06:10,一架从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前往伦敦的CZ8079客改货航班顺利起飞,标志着南方航空重庆—伦敦线客改货航班首航顺利完成。

这只是疫情背景下重庆国际航空货运量逆势大幅增长的一个缩影。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江北国际机场的国际货邮吞吐量达到17.8万吨,已经超过去年全年。

如何在航空货运这条赛道上起好步,对于要打造国际航空门户枢纽的重庆来说,已然成为了一道必答题。

在江北机场起降的航班。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张质 摄

01 逆势上扬

2021年前三季度货邮吞吐量超去年全年

日前,在重庆机场国际航空货运站,前来办理国际货运手续的人络绎不绝,交接相应货物的地方一片繁忙。

就在前不久,重庆机场公布前三季度江北国际机场的国际货邮吞吐量达到17.8万吨,已经超过去年全年。

具体来看:

——2021年1月至10月,重庆机场完成国际及地区货邮吞吐量17.8万吨,比2019年同期增长39%,同比2020年增长51%,

——10月31日起,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开始执行冬季航班计划,每周投入国际货运航班总量将达到96架次,同比去年增长23.08%,

——截至2021年10月,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已累计开通国际及地区货运航线27条,2021年1月至10月,新开通重庆—叶卡捷琳堡—布鲁塞尔,班加罗尔—重庆,重庆—南通—东京,重庆—达卡,重庆—克拉斯诺亚尔斯克5条国际货运航线。

无论是货邮吞吐量还是开通航线数量上,重庆国际航空物流业均呈现了上扬趋势。

疫情下,重庆机场国际航空货运为何表现抢眼。

在重庆社会科学院市情与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康庄看来,这离不开重庆最近几年来着力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积极开拓四向国际大通道,对国际货运发展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推动重庆国际化发展的诸多努力收到了较好效果。

康庄也直言,当下受疫情影响,欧美及东南亚本国生产开工不足,因此对我国商品的需求规模也有所增加,重庆造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日前,重庆机场召开发布会,正式确定重庆为首批国内中性电子运单试点城市,推出全新航空物流产品并进行了集中签约。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张质 摄

02 升级转型

最近几年来均以电子器材,配件仪器为主

空运,铁路,水运,公路这几种主要的运输方式,因为各自的特点不同,运输的商品种类也存在很大差异。

而航空货运则具备运送速度快,安全性高,空间跨度大,机动性较好等优势,便成为了高端产业国际供应链体系的核心环节。

比如电子元器件,生物医药,高端电子消费产品,高端精密设备等高精尖,高价值货物的全球供应链几乎都是靠航空货运完成。

有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江北国际机场每天的国际货运量接近500吨,其中,一半都是运往欧美的笔电产品。

重庆空港航空地面服务有限公司经营发展部副经理沈望告诉记者,近两年来,往来的国际货物主要以电子器材,配件仪器为主。

其中,出口主要是笔记本电脑,电子零部件等货物,占比超过50%,进口主要是与生产笔记本电脑,液晶面板,集成电路,汽车等相关的设备,仪器,零部件,材料为主。

在重庆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邓靖看来,这从某种程度来说,表明重庆发展开放型经济不仅有量的增加,更有质的提升。

重庆在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链提档升级方面,有很多实招在切实发挥作用,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康庄认为,最近几年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领域培育了全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并大力推动电子,汽摩,装备制造,消费品,材料等支柱产业提质升级,向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

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重庆制造业实现了平稳增长,支柱产业作用明显,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均超二成,分别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19.0%和28.7%新兴产品较快增长,如,新能源汽车,光缆,锂离子电池,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同比分别增长2.2倍,73.4%,38.2%,20.9%,16.6%

毋庸置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到来,将为发展高端前沿产业提供重要的机遇。

建设中的江北机场T3B工程。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张质 摄

03 加强流通

航空货运的重庆打法正在密集出招

流通,是经济循环的大动脉。

伴随着去年中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就意味着构建包括航空货运在内的现代物流体系显得越来越紧迫。

不管是国内大循环,还是国际国内双循环,循环本身表明着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等各个环节都要保持畅通。

那么,保持畅通的关键往往就取决于便捷,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

为提升常态化疫情防控下进口货物的保障时效,重庆空港航空地面服务有限公司与机场海关积极沟通,充分配合,并联合市口岸物流办公室出台《重庆航空口岸进口货物快处快放工作措施》。

主要是与市内主要货运代理,货主搭建沟通平台,打造应急保障通道,国际进港仓库实施分区分类分号管理,可以极大提升急料,特殊货物的运输保障时效,截至目前,已累计处理快处快放进口货物超过10000件,得到货主,货运代理的高度评价。

不仅如此,今年8月,中新国际航空物流产业示范区成立,将大力发展航空运输指向型高附加值物流业及延伸产业,以国际,国内干支线航空物流网络为支撑,联接铁路,公路,水路等物流通道,提升内畅外联能力。

邓靖表示,伴随着国家已经批准重庆在全国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居民消费需求的升级,相信对高品质商品的需求会增多,将进一步提升重庆国际航空货运。

未来2024年T3B航站楼及第四跑道建成后,江北国际机场将满足年货邮吞吐量120万吨的需求,届时,其所带来的运力,航时等空运承载提升空间,重庆的国际航空货运还将起飞。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邱小雅 佘振芳/文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